产学研价值生态平台建设

 

浅析产学研价值生态平台建设

引言

“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的建设,应该是十九大后对于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实实在在的“一道大菜”。“中国制造2025”需要自主的核心技术,而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技术,使其市场化、体系化、产业化,则是探索的问题所在。

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需要“有形之手”的引导,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的共融平台,一家一方一技,单打独斗肯定不行,需要有组织有实施的具体渐近步骤。

“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建设,应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的许许多多成功示范的组合,是政策指导下的“统筹、支撑、服务”的价值生态平台建设。

 

产业生态链从创新创业开始

为服务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筑“卓越城市”骨架,成果转化、示范引领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起跑线。培育产学研价值生态平台的环境,靠的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普通人做建立起来的机制,软件产业生态链从创新创业开始。

然而,构建软件生态链不易,构建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链更不易,而正是这不易,给创新创业者以机会。政府搭起软件产业“勇立潮头”的大舞台,创业者争相在市场上互相以实力“PK”,寻机“捡漏”……以了解、掌控一门“全新的前沿技术”为乐趣,或“领先”行业发展,或撑起“补钙”的骨架……究其起源,还得看你是否接受先行者为您打开一扇“解惑”的窗口。

由此,探究新时期的创新创业模式,不同国情下的软件生态链构建,以及工匠精神和科创中心的关系,是这个崭新的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也是挑战。

 

1.1 创新与创业

创新要的是独辟蹊径。互联网+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作为工具的技术,更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待世界的视角。在传统行业以传统的方式创业,以传统的方式在新兴行业中创业,不改变决策者和行为人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几乎都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创业要的是拾遗补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技术,新技术的涌现和市场的不均衡,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企业创业所承担更大风险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形态也给予了更多的机会。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再恰当不过。

技术攻关、项目推广,往往在一个小范围内的努力下虽然困难,但可能容易解决,然而一个产业的构建实现,往往不是凭个体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没有宏观政策的产业平台支撑,个体的“梦”就不那么容易实现。况且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不是十三亿人的盘子,而是七十亿人的江湖。企业追究“知觉、经验、利害”,以实用为生;学者探究“原理、概念、逻辑”,以进步为荣;市场讲究“意象、直觉、形象”,以和谐为主。

彼此相互相成,在磨合中相互欣赏、互相成全。要走出这个危机的怪圈,单靠临时的突击扶植是不行的,政策可以有结束的一天,而将其成为一项长效可行的体制机制才是保持稳定发展的活力所在。

 

1.2 工业4.0和国情模式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正是面对市场经济的一次关键历史抉择。不同的模式“影响着高级管理人员领导组织的方式”,随之也决定着雇员、顾客和供应商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彼此影响、彼此互补或对抗。从亚当斯密给出的自由市场理论开始,莱茵模式越发赢得今天的人们的关注,这是人们历尽磨难逐渐明白过来的,与其互相杀戮,不如彼此合作,共同创造财富远比横刀掠夺来的财富更稳当更高效。

在大型企业创新乏力,科技成果转化乏术,共性技术研发乏例,缺核心竞争力,依赖资源垄断析取眼前利润的环境下,民营小企业的夹缝中脱颖,以其在某一个狭小专业领域技术的专业知识,在很小的范围里成为市场的活跃者,以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见缝插针的竞争力,成就具有活力中小企业的机会无处不在。德国的中小企业,就是在战后的废墟中出生,现在不仅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而且形成庞大的中产阶层,成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充分就业的促进者。“莱茵模式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重视员工的发展,着力保持高水平的员工雇用安全和较低的员工流失率,为大多数雇员提供持续的培训,重视员工的内部提拔,同雇员、工会、管理层分享权力”,这也是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保障。

 

1.3 工匠精神和科创中心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物理叠加,“互联网+”是化学问题,讲究融合。同样,对于传统制造业,“+CAE”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CAE+”是创新文化的探索,技术优势,软件集聚,是专业知识和科学智慧的结合。

建设一个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工匠精神无疑是撑起这面旗帜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科创中兴呼唤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工匠文化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工匠环境,这是一种释放精神桎梏的文化和环境。精神是高尚的,科创是实际的,当我们在“有技术、有人才、有需求”的领域尚不能建立一支自主软件产业的队伍,占得一席之地,谬何空谈。

 

1.4 软件生态链的构成

“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引领”需要从点到面、线、体的漫无天日、艰难卓著的过程历练:科学理论研究是产业建设的“点”,多项共性技术的整合是产业建设的“线”,形成产业集群是产业建设的“面”,以期所构成的互动相关生态链的“体”。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点都可能成为引发一场新兴产业革命的迸发“点”,沿着“线”张成“面”形成“体”。

共性技术常发生于低端市场和广泛需求,以其不断修正迎合用户从而进入主流市场。搭建“为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引领提供统筹、支撑、服务的平台”,其任务艰巨,其使命神圣,其责任光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的大舞台上,不容有半点差池,但也无需杞人忧天。

肩负历史使命,搭建一个平台,明确其担负“组织协调部分中央部分科研单位和地方科研单位积极参与上海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各研究所之长,组织相关技术专业的联合,以综合优势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政府机关组织,今天读来依然如此亲切和实际,既有实践的必要性,又是指导方向所在。中央科研院所不仅是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更是地方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学习并创建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模式,需要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地方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让企业当好科技创新舞台上的“主角”。

 

1.5 从基础的具象开始

工业软件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作为凝聚前人知识积累和工业实践智慧的载体,工业软件成了人类可以无限放大知识创造价值的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愈加突出。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当看到GE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监测、用大数据为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预测寿命时,就会认识到如今在汽车设计经常运用碰撞试验和数据模拟仿真的差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不同的经历”,同样的产品,由于工况不同载荷不同其结果就不相同,一物一例,一时一例,一是一例,要让产品更安全更高效得有针对性,互联网给建立自主工业软件提供了一条从基础抓起,有别于其他设计途径其他产品用途的真实有生命力的体系。

模型仿真的逼真,可以“活灵活现”;虚拟数值的仿真,可以“洞观毫厘”,然而光会看X光片还不够,要能解答和研究产品在特定环境下的现实所遇问题。“智能生产”与“智能服务”,同为“智能”,条条道路通罗马,水流千里归大海,每每产品前期的传感信号采集、数据传送、实时监测、大数据辨识,以及提供产品后期优化设计、寿命管理的依据。科研成果的具体工程产品实践应用,则是一项从通用到特定的无能取代的基础性课题,也是对“自主工业软件生命链”的诠释。

 

凝聚集成,打造自主软件产业生态链

科技成果的深化、转化,是社会资源“整合”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科技成果已经模糊了地域性、个体性,而是追求成果落地的价值倍增性。全球卓越城市、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给全社会的聪明才智搭建起了一条实现其价值的舞台,作为专注于力学理论、数值模拟、智能仿真的科技学会,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特长,使得年轻学子有奔头、中年学者有盼头、成熟学术能出头,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科技学会的做大、做强,首先要关注学科的成果深化、转化,为成果的应用落地搭建舞台,为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牵线搭桥,更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1“整合”和大数据 

“整合”犹如钟朋荣先生所说的“小狗经济”模式:三只小狗分别咬住一只大斑马的鼻子、尾巴和腿,把它变成了盘中餐。小狗能够取胜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互联网的出现,将周边的资源和思想都连接起来了,关乎制造业兴衰成败的工业软件,自然也是整合周边资源和思想的一场比拼。“当今经济的组成单位是网络,而非企业,企业只是法律上的组成形式。”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和业态,自然已经不只是十三亿人的盘子,而是面对着七十亿人的江湖。

就这个话题,毫无疑问,上海拥有完备的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无疑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一方福地,同样,上海所拥有丰富的产业体系、空间结构和营商环境也应该可以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孵育成新兴产业和新生业态的一块福地。当今的互联网技术不仅能便利地获得信息、知识和智慧,更延伸了人的大脑和改变了思维方式。这些以符号、信息为形式出现的精灵,由于“让信息的摆列组合具有无穷多的多样性组合的可能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判断能力,怪不得由此有人会说“未来,有一类大数据公司能活得不错,就是拥有稀缺数据源的公司!”。

 

2.2 让产品大数据牵引起工业软件产业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输方式和采集能力,数据池由此应运而生。产品(设备)的数字化进程,也将随着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资源积累的进程,在产品大数据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的以往格局,大大提振“中国制造”转型发展的能级。

由此,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工业软件产业,借助产品大数据的挖掘,如改变思路转变形式,也将牵引出一条与以往所不同的成长发展之路。

工业软件贯穿整个制造业过程。软件是一个借助数字化进行延伸、拓展人力人脑功能,改善从设计、制造、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增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智慧解决方案。整个工业软件系列都能从一个产品的全过程中得到测试、验证。无需讳言,国外众多知名软件在中国市场的使用服务过程中得以功能的全方位历练从而日益壮大起来,同样,自主工业软件产业也应该可以在本土资源的扶助磨炼中得以涅槃重生。“市场是检验软件的唯一标准”,而基于行业的共性技术,以及产品的唯一性和庞大的市场体量,自主工业软件自然就有了自我不二的“衣食父母”。

 

2.3 上海要当好服务先进制造业的排头兵

上海人的精明之处体现在国企文化的厚重上,所说去年底国企负债突破100万亿大关,然而上海的国有企业收入占全国地方国资的六分之一,利润占四分之一,资产占五分之一,一份答卷,足见既讲规矩又循规则,毫不逊色。

如今,互联网改写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基础”,其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等元素显然更适合个体异质性、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的非零和游戏。“无剑胜有剑”,剑是凶器,持剑者必伤人,无剑,则无杀戮。互联网归属何地何人,是杭州,是深圳,还是…其实都不是。没有中心就是中心,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取向。

在工业软件产业上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跨越,上海要当好先行者、做好排头兵。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上海可以此入笔,驾轻就熟,更上一层楼,足可以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海拥有国内较为完备和齐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和体量(硬实力),以及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和相对廉洁的立法司法行政体系(软条件)。魔都啊,沉淀的海派文化对于诸如硅谷的那群靠脑力来制定游戏规则的人而言,应该具有无穷发散的号召和吸引力。

 

2.4 归去来兮

“海纳百川”是上海精神的体现,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创造了辉煌的“海派文化”。如今,上海已经拥有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较扎实的互联网生态,力学工作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有新使命,上海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力学工作者更要振奋精神,继续先进技术应用、典型工程示范的市场应用这个“牛鼻子”作用,发挥全国大市场的体制机制优势,推动技术、产业在市场中不断完善。

我国制造业拥有足够的承载体量、足够的用户反馈、足够的盈利空间,我们也拥有足够的科技成果、足够的软件资源、足够的人才队伍,缺乏的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能力、商品化的架构途径,以及彼此受约束的契约精神。

打造产学研价值生态平台建设,欲速不达,强求不达,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构建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每个市场的参与者和消费者都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要尊重并遵守规则的执行者。人类知识有其本身经历和积累的局限性,从来都是在不断润色、增删、修订和实错中渐进、完善的,在这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2.5 价值和生态

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今天,工业软件的成功与否,除了要有能体现自主创新价值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核心技术能力,还要有融入工业体系整个生态链中“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优势技能和独特贡献。大浪淘沙,每年总能从技术、资本、市场……的“洗牌”中,崛起一批又一批“混迹”于生态链中的程序、软件和系统,被漠视被整合被推崇被融合进工业软件的生态链中,无论西东,成熟的市场经济里从不讲究其出身和血统,而只考量其价值和融合度。

每个个体、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有其自个的优势,要实现其价值,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就要在良性生态链中发现和寻觅到其适合自个的位置。时代在变迁,要改变曾经主导过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思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共生多赢“正和博弈”的时代,开放的全球市场、快速的运输手段、高速的通讯方式,使得企业几乎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任何所需要的生产资源。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距离和时间的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群的组织方式、自我的认知和边界,甚至人的自由意志。”,在这种环境里,“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多样性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也有利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的创造,所以,“没有一家企业拥有创造独特个性化体验所需的全部资源”,“看不见的手”相信自下而上的市场自发秩序,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越来越多的领域发生作用。

 

结语

这是一个用“源代码”写就的时代,将“改写人类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基础”,其“产生的变革及转型决定了人类文明后来两千年的走向”。

整个项目的申报、立项、推进和考核的过程,围绕学科建设的政产学研产业平台建设,在调研中发现人才、挖掘应用,是建立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的途径,形成学科知识在建立卓越城市过程中寻找机遇、实现价值的过程。

(陆仲绩撰写)

Copyright © 2010-2020 All Rights 上海市力学学会 邮编:200020

沪ICP备20014586号-1 | 联系我们